Q什么是游艇?
A指用于游覽觀光、休閑娛樂、商務等活動且具備機械推進動力裝置的船舶(含具有機械輔助動力的帆艇),不包括普通客船、摩托艇、皮劃艇、沖鋒舟、無機械動力帆船以及長度小于5米的船艇等船舶。
Q如何區分游艇旅游和游艇租賃?
A游艇旅游是一種以游艇為基本工具,以游覽觀光、休閑娛樂、商務等活動為目的而開展的一種旅游體驗活動;
游艇租賃是游艇旅游消費的主要方式,指的是以游覽觀光、休閑娛樂、商務等活動為目的,由游艇租賃業務經營人以整船租賃方式,向承租人提供游艇,并配套游艇駕駛和保障服務的一種租賃活動。
現狀分析
01三亞游艇碼頭建設狀況
截至2024年10月31日,三亞市已建成7個游艇碼頭,1078個備案泊位(含原887個加上南邊海國際游艇碼頭191個),在建泊位526個(含西島碼頭游艇泊位464個和南邊海國際游艇系泊位62個)。
02三亞游艇企業進入狀況
海南省中以三亞游艇行業最具國際知名度,且經濟效益顯著。截至2024年10月31日,三亞游艇登記總量1406艘,共計99家游艇運營企業、100家游艇會(俱樂部)在游艇出海報備小程序注冊,并通過出海報備小程序注冊錄入共計803艘游艇。其中已有超90家游艇產業鏈企業落地園區,包含海南鴻洲游艇產業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法國BV船級社、歐尼爾游艇公司,三亞市游艇旅游頭部城市的地位日臻突顯)。
03三亞游艇旅游市場特征
目前,全省游艇相關企業有1.3萬余家,已建成運營13個游艇碼頭,游艇泊位超過2300個,形成了一定的產業規模和相對完整的游艇產業鏈。其中,三亞就集聚了7300余家游艇企業,占全國游艇相關企業總數的22.7%,成為遠近聞名的“千艇之城”。2024年1-8月,三亞接待游艇出海達到16萬艘次、99萬人次,同比增長18%和3%。
南邊海
三亞國際游艇中心
自貿港相關政策要點解讀
進口免稅類
1、全島封關運作前,在海南自由貿易港登記注冊并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游艇企業可享受游艇進口“零關稅”政策,進口游艇包括娛樂或運動用的充氣快艇、劃艇、汽艇(裝有舷外發動機的除外)等。
2、“零關稅”進口游艇僅限于進口游艇企業營運自用,并接受海口海關及海南省交通運輸廳、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廳、民航中南地區管理局、海南海事局等相關主管部門監管。
3、“零關稅”進口游艇應在海南省管轄水域航行,娛樂或運動用的充氣快艇、劃艇等僅限在海南省內使用。
4、游艇等水上乘騎游樂設施進口可以享受海南自由貿易港自用生產設備“零關稅”政策,免征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和消費稅。
產業監管類
1、進口游艇范圍。根據《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于2022年關稅調整方案的通知》,明確進口游艇范圍適用于包含充氣船、帆船、汽艇等11個稅則稅目。
2、船齡的認定。對需取得進口許可的游艇船齡認定是按技術資料載明的建成日期至商務部門簽發的進口許可證簽發之日的年限計算,不需要取得進口許可的游艇船齡認定是按技術資料載明的建成日期至報關單記載的進口日期的年限計算。
3、實行機電產品進口許可證管理范圍。對納入進口許可管理范圍的游艇,明確了進口單位應通過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或者商務部業務系統統一平臺辦理機電產品進口許可證申報業務。
4、規范管理程序。明確進口游艇的通關手續、初次檢驗、初次登記相關管理程序,為申請單位提供更高效便捷服務。其中,娛樂或運動用的充氣快艇、劃艇、帆船等應向旅游文體主管部門報備;其他符合《游艇安全管理規定》的游艇應向海事管理機構申請辦理登記。
5、從事游艇租賃業務經營的,應當取得企業法人資格,并具備下列條件:
? 有與租賃服務范圍相適應的游艇和泊位;
? 游艇應當取得有效的船舶登記證書、游艇適航證書或者適航性證明文件和符合租賃游艇檢驗標準的檢驗證明或者租賃游艇入級證書;
? 有與申請的經營服務范圍和游艇數量相適應的安全管理人員和持有合格有效證書的游艇操作人員;
? 有健全的經營管理制度、服務規程、安全管理制度和應急預案以及具備有關規定要求的安全和防污染能力。
6、自有游艇指游艇租賃經營人占有51%以上所有權份額的游艇。
7、開展夜航業務的游艇租賃經營人,應當確保租賃游艇滿足夜航條件要求,碼頭具備夜間靠離泊條件。
8、租賃游艇的操作人員除持有海事管理機構簽發的游艇操作人員適任證書外,還應當參加海南海事管理機構要求的相應特殊培訓,且年齡不得超過65周歲。
9、游艇租賃經營人在海南本島從事租賃業務活動的游艇航行距岸不得超過20海里。
10、游艇租賃業務經營人應確保配備與租賃游艇航行水域所需的應急人員和救援船舶,在艇主手冊中如實記錄保存租賃游艇的每次出、返航時間。
11、海南省租賃游艇檢驗適用于在海南本島從事租賃業務活動的游艇,不包括充氣式游艇、賽艇、摩托艇以及發動機類型為LPG座艙機艇。
12、政策支持開展各類游艇賽事活動,開發精品游艇旅游產品,完善配套服務設施,促進游艇產業與旅游、體育產業融合發展,建設游艇旅游目的地。
13、游艇產業各類人才可以按照相關政策,在落戶、住房、子女教育、醫療保障、個人所得稅優惠等方面享受相應的服務保障待遇。
14、中國公民、法人和組織以及在海南工作并取得居留許可證的境外人員所有的游艇,可以在海南自由貿易港申請辦理游艇登記。
15、從境外購買或者通過其他合法途徑取得且擬申請辦理登記的游艇,船齡可以放寬至5年。
16、政策支持游艇企業與科研院所、普通高等院校、職業院校(含技工學校)開展合作辦學,共同建設游艇人才培養基地。
17、政策支持游艇企業依法發行企業債券,優化融資結構。鼓勵金融機構對游艇企業提供貸款、融資擔保等金融服務。
18、政策支持舉辦海南自由貿易港游艇產業國內國際展會、論壇、交易等活動,建設游艇產業設計、展示、交易、交流、合作平臺。
19、持有認可的境外海事主管當局或其授權機構頒發的游艇駕駛資格證明的人員,可以免于培訓考試,直接申請換發與原適用范圍相應的游艇駕駛證。
20、游艇應當按適航證書或者適航性證明文件確定乘員人數。核定的乘員定額數可以放寬至29人。
游艇通行類
1、對海南自由貿易港內自駕游進境游艇,游艇所有人或其委托的代理人免于為游艇向海關提供擔保。
2港澳游艇選擇海南游艇口岸辦理入境手續后,就近停靠游艇開放碼頭或沿規定的航行路線到指定的未對外開放的游艇碼頭停泊。
3港澳游艇辦理出境手續后須直接出境,除口岸查驗機關核準的特殊情況外,不能再停靠其他碼頭或泊位。
4首批指定的游艇出入境口岸及游艇停泊碼頭如下:
? 游艇出入境口岸:三亞鴻洲國際游艇會碼頭口岸、海口港口岸、清瀾港口岸、洋浦港口岸、八所港口岸。
? 游艇停泊碼頭:三亞鴻洲國際游艇會碼頭、三亞半山半島帆船港、陵水清水灣游艇會碼頭、萬寧華潤石梅灣游艇會碼頭、海口新埠島游艇會碼頭、海口華彩杰鵬游艇會碼頭。
5港澳游艇先期可在海南對外開放水域和交通運輸部批準同意的允許境外游艇臨時進入我省東營、博鰲、石梅灣、海棠灣、南山、龍沐灣、棋子灣和臨高角等8個海上景區活動。
6港澳游艇在辦理入境手續后,在航行中需臨時停靠的,應在經海事管理機構公布的碼頭和停靠點停靠,并向就近的口岸查驗單位及邊檢機關報告。
7政策支持港澳居民及法人擁有自用游艇辦理船舶登記。
8持有港澳海事管理機構頒發相關游艇駕駛證書的港澳居民,在熟悉擬航行水域環境后,可在無需換領游艇駕駛證書的情況下,駕駛經港澳海事管理機構登記(注冊)的游艇在規定水域行駛7日。
基于業務場景的政策綜合利好分析
01游艇進口“零關稅”
根據政策,綜合測算海南自由貿易港對島內進口游艇用于旅游業的經濟性利好。
以海南首艘享受“零關稅”政策購置進口的游艇為例,2021年5月8日三亞甲公司購置博納多蒙地卡羅MC6游艇,其含稅售價超過1000萬元人民幣。該公司得益于2020年底出臺的海南自由貿易港交通工具及游艇“零關稅”政策,其購置的游艇減免了38%的關稅及進口環節稅,該公司實際購買支付600萬元左右,直接節省了近400萬元的稅費。“零關稅”政策的實施不僅大幅度降低了企業進口成本,更有利于引進境外優質游艇,優化游艇旅游產品結構,培育游艇旅游競爭新優勢,有利于促進海南游艇產業發展。
02二手進口游艇境內登記
根據政策,綜合分析海南自由貿易港對二手進口游艇境內登記的實質性利好。
以海南自貿港首艘二手進口游艇為例,2022年6月9日,三亞乙公司的二手進口游艇“DU”號完成報關并取得船檢證、所有權證,并在2022年11月,該公司取得游艇“DU”號國籍證。該公司能夠最終獲得二手進口游艇“DU”號國籍證,得益于2022年7月1日起施行的《海南自由貿易港游艇產業促進條例》政策,該政策將進口游艇船齡“不能超過一年”的限定調整為“不能超過五年”,這讓更多二手游艇能有機會在海南自貿港落戶登記,極大惠及了游艇購買者以及進口游艇代理商,利于促進海南游艇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政策展望
根據項目實地調研和典型企業走訪的情況,游艇行業對未來發展的政策訴求集中體現在免稅政策、荷載政策、泊位政策和人才政策四個方面。
(一)免稅政策
目前,進口游艇免稅政策只適用于企業購買,包含酒店、地產等配套項目,如果是個人購買行為,是無法享受到免稅政策的。在海南游艇產業的長遠規劃中,未來的游艇保有量要突破萬艘,所以如果僅靠企業行為購買,是不現實的。除此之外,游艇產業在海南已經經歷了近20年的發展歷程,目前已經形成了一定體量的私人游艇消費階層,且該階層有意愿在海南購置私享游艇。然而,目前的游艇免稅政策并不惠及個人購買行為,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海南的游艇保有量。因此,私人購買進口游艇在未來有必要進行一定程度上的政策填補。
(二)荷載政策
游艇企業在從事游覽觀光、休閑娛樂、商務接待等活動的過程中,受到交通、海事、海警、旅文等多個部門的管理。基于各部門的管理要求,目前規定經營性游艇一次出海航行的最多荷載人數是10人。根據企業走訪調研情況得知,很多游艇造價高昂,運維成本較高,每個航次如果僅僅荷載10人是難以盈利的,這就在某種程度上抑制了游艇企業的運營熱情。因此,游艇荷載人數上限在未來有必要進行一定程度上的政策填補。
(三)泊位政策
根據近年來海南游艇產業的發展情況,可預判到游艇保有量在未來有一個較為可觀的增長趨勢,然而目前的泊位數量是遠遠不夠的。因此,關于泊位建設在未來有必要進行一定程度上的政策填補,比如可通過準許利用廢棄碼頭、增批碼頭用地等途徑來增加泊位數量。
(四)人才政策
根據企業走訪調研情況得知,目前游艇行業發展的一個明顯短板為專業人才的缺失,具體體現在游艇維修維護、核心技術操作等方面。因此,關于游艇專業人才的培育在未來有必要進行一定程度上的政策填補,比如可通過大力引進游艇制造業、提高游艇人才的獎補力度等政策路徑來充盈游艇專業人才隊伍。
相關操作指南
歡迎大家掃碼了解
*本文內容節選自《利用海南自由貿易港政策發展旅游業指南》,略有改動。
*本文轉載來源:三亞自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