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發布公告
將8家臺灣地區實體
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
7月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發布公告,根據《出口管制法》《兩用物項出口管制條例》等規定,決定將 8家臺灣地區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以維護國家安全與履行防擴散義務。
主要措施
禁止向名單內企業出口兩用物項。
已在進行的相關出口活動須立即停止。
特殊情況需向商務部單獨申請許可。
被列入名單的臺灣企業包括:
1. 漢翔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Aerospac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rp.)
2. 經緯航太科技公司(GEOSAT Aerospace & Technology Inc.)
3. 中山科學研究院(National Chung-Shan Institute of Science & Technology)
4. 仲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JC Technology Inc.)
5. 國際造船股份有限公司(CSBC Corporation,Taiwan)
6. 中信造船股份有限公司(Jong Shyn Shipbuilding Co.,Ltd)
7. 龍德造船工業股份有限公司(Lungteh Shipbuilding Co.,Ltd)
8. 攻衛股份有限公司(Gong Wei Co.,Ltd)
其中國際造船、中信造船、龍德造船均涉及軍用艦艇與游艇建造等船舶業務。
管控名單中八家臺灣企業,基本與軍工領域有關,其中包含的三家船舶建造企業近些年的建造重點之一就是臺灣地區的軍用艦艇。
值得一提的是臺灣中信造船,其是臺灣地區建造最多鋼鋁船舶的公司,建造船舶種類包括海巡署巡防艦、貨輪、客輪、油品化學輪、高科技研究船、超低溫冷凍船、游艇、各式漁船等,并承包海軍大型驅逐艦維修等業務,旗下包含自創品牌高鼎游艇(JADE YACHTS)。
產業分析
臺灣游艇產業雖制造起步早、出口全球,但本地消費起步晚且受限。多次危機促使廠商逐漸從依賴代工轉向發展自有品牌,品牌化雖道阻且長,卻是產業掌握主動權、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背景延伸
臺灣游艇產業自1950年代起步,曾是全球重要的游艇代工基地,1980年代年出口量一度超過1500艘,但以代工為主,受外部市場與匯率波動影響較大。歷經多輪危機與洗牌,當前頭部廠商正通過發展自有品牌及高端定制路線,降低代工依賴,以對沖外部風險。